赣西新闻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西新闻

校领导走上讲台上思政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思政课打开得有意思、接地气,学校领导相继走上讲台直面学子,勉励广大学生植爱国情、存强国志、践报国行。

202101081512398732.jpg

廖茂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做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12月23日,校党委副书记廖茂俍来到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课上,以《大学与人生》为主题,在学术报告厅为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课上,廖茂俍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奋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课程中廖茂俍从为什么上大学、大学学什么和怎么学三个方面同在座的大学生作了细致的讲解。一是大学生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大学生要在大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学好知识、学会与人相处、善于与人沟通,动手操作能力;三是要在大学生活中确定人生目标、学会自我管理、获得生存技能、提升道德修养、做好的自己并付诸实际行动。

 202101081512491067.jpg

付小平:伟大构想应时顺势、鲜明旗帜广泛认同、中国行动彰显担当、命运与共前景可期

    12月10日,副校长付小平为计算机班的大学生讲授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思政课。付小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认识,到“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国际会议,从伟大构想应时顺势、鲜明旗帜广泛认同、中国行动彰显担当、命运与共前景可期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付小平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在全球暴发,影响70多亿人口,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的正确性、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

 

张艺文、张艳萍:读懂抗疫大考的“中国答卷”

    12月18日,副校长张艺文和张艳萍为学校护理的学生讲授了一场生动的抗疫课程。课上,他们从这张“中国答卷”,为什么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为什么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什么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的名族精神,为什么检验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水平,为什么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为什么书写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等6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取得抗疫胜利的原因。听课以后,学生普遍反映,要从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发奋努力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101081513172495.jpg

陈小刚:凝聚青春力量,共筑时代梦想

    12月25日,校长助理陈小刚为政法的学生讲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课上,陈小刚简要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概况,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谈起,从准确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准确把握《建议》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建议》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实现宏伟目标的政治四个方面阐释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学校领导上思政课工作以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师王淑玲表示,和校领导“结对子”上课,开展集体备课,结合课程特点共同开展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衔接、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研讨,这个过程开阔了自身的视野,对自身的助益大,也提升了自己对上好思政课的信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领导走上思政课讲台,以坚定的信仰向青年学生讲信仰,以深刻的爱国情怀向青年学生讲情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校领导上思政课这一举措,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大道3039号 邮编:338000

联系方式:0790-6736399  版权所有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154号


备案号:赣ICP备20009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