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抗疫志愿者掠影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广大学生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当地人民群众一道,不辞辛劳,团结奋战,积极参加抗疫斗争,主动投入志愿服务,青春在疫情防控中闪光,芳华在真情奉献中绽放。
一首抗疫进行曲
在全省高校全力防控疫情风险,精心谋划学生返校学习的特殊时期,走进美丽的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吸引我们的是回荡在校园中的那首抗疫歌曲《肩并肩,心相连》,悠扬高亢的旋律和厚重凝炼的男中音喷发出人间大爱与众志成城的精神。这首歌曲的作曲和原唱就是本校2017级艺术系数字媒体班的学生旦知才旦。
旦知才旦,一个出生在甘肃大山里的藏族青年,在音乐创作和演唱上多次获奖,是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的音乐才子和文艺骨干。今年春天,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城市乡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疫情面前的无数抗疫英雄和人们的团结坚守深深地打动了旦知才旦,也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他主动地深入生活,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为群众运送物资和生活用品。山里的道路崎岖湿滑,他手提肩扛,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走,他说“为了坚守在家里的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我的身板结实,苦点累点没什么”。傍晚,他独自一人躺在连绵起伏的山丘上,遥望着高山巍峨、河川纵横、落日西沉、暮色苍茫的西域风情,眼前浮现着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抗疫情景,他拿着老师班玛德措给他的歌词,反复吟诵,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谱写出一曲“抗疫进行曲”来表达抗疫斗争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他认真体会着每一句歌词,仔细琢磨着每一个音符,反复修改着每一个曲调,初稿、二稿、三稿,一遍又一遍地试唱,唱了又改,改了又唱,精心打磨。他还多次请教专业老师,不断升华作品的内容,直至一个个准确的音符跃然纸上。
由旦知才旦作曲并演唱的抗疫公益歌曲《肩并肩,心相连》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坚强、不屈的性格。歌曲很快从乡村传到城市,从学校唱到社区。他的家乡甘肃省甘南自治州碌曲县文化馆和春之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地为他开具了原创原唱证明,江西广播电视台把它作为优秀公益歌曲进行了特别推介,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旦知才旦,报道他的感人事迹,称赞他是新时代的最美大学生。但是,在他心里却总是保持着一份平静和深情,他说,“他所想的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站在高原上祈祷,祈祷祖国平安,人民幸福!”
一群抗疫志愿者
3月27日,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街道干田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在全区奋起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刻,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贵校漆璐同学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我社区卡口执勤,让这个乍冷还寒的季节处处绽放温暖”“在此干田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代表全社区居民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信中饱含深情的话语反映出地方组织对漆璐同学的褒奖和对赣西科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赞许。
漆璐,赣西科技职业学院17级法律事务专业的一名学生,寒假期间,她看到社区急需抗疫志愿者时,立即拨打电话,申请加入志愿者服务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在社区卡点值班值守,从事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发放物资、劝说解释等工作,每天都要接打百余次电话。有时候有的居民不配合,不戴口罩、不测体温,漆璐同学总是苦口婆心、耐心细致的进行劝导,直到居民改正为止。漆璐同学还经常自带防护用品,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不怕委屈,坚决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为了照顾年纪较大的值班人员,她还主动要求值夜班。她的认真和热情感动了社区居民和社区领导,居民自发的给她送口罩送食品来慰劳她,社区领导更是感动地说“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漆璐同学不顾个人安危,在社区卡点不厌其烦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和漆璐同学一样,来自江西上犹县东山镇高园路1号的范子康同学也是赣西科技职业学院17级法律事务专业的一名学生。这个热血青年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就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家乡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与别的志愿者不同的是,范子康同学不仅在卡口做登记、劝导、测温、消毒等工作,他还跟社区的党员干部一起,做起了一名义务防疫宣传员,向居民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疫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防控措施,指导群众科学防控、有效防控,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在轮班休息时,范子康同学还协助居民填写外出证明,帮助社区巡逻等。40多天的日夜坚守,范子康同学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为此,上犹县城市社区党工委、城市社区管委会联合向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发来感谢信,称赞范子康同学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沧海横流显本色,危难时刻见初心”。
不负青春,抗疫有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的学子们即将返校学习。他们将继续保持疫情防控中的那种不怕艰险、勇担使命、主动作为的精神风貌,发奋学习,积极向上,在抗议斗争的伟大实践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
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