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10月29日上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良松走进课堂,为25级服装设计与工艺班学生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思政课。

课程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李良松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出发,结合重大历史事件与毛泽东经典诗词,系统梳理了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初步形成到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展的光辉历程。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起点。
李良松以毛泽东诗词为线索,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从《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之问,到《菩萨蛮·黄鹤楼》中“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迈气概;从《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念,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远见,每一段诗句都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正确道路上的智慧与勇气,也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提供了生动注脚。

课程最后,李良松勉励同学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思政课将诗词、历史、理论与现实有机融合,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情感温度,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不仅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更增强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今后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习与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校领导在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同时,学校也将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新闻中心
